首页  |  公司新闻  |  分站运营  |  研究生  |  高考项目  |  学历教育 海外留学  |  其他业务  |  客户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中教信网 >> 出国留学 >> 海外生活 >> 新闻正文


德国大众中国首代留德博士张绥新的中国机会

2007-10-8 18:51:23

  作为第一批与中国合作的国际汽车企业,大众积极谋求参与北京奥运会,“争取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谈判也很费周折,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 令张感到自豪的是,大众和奥迪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第一个合作伙伴。

  当然也有让张绥新心情沉重的事情,那就是从2004年开始大众在中国市场一路走下坡。“记得我刚到中国工作时,大众最关心的事还是通用与上海的合资合作能否成功,而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开放和发展,几年的时间里该来的都来了,到2003年,各企业在中国的竞争格局就已经基本与全球竞争格局一致。大众由于船大难掉头,2004和2005年间在中国进入了低谷期。”

  “我认为这次危机对大众在中国的业务来说是好事,不仅从此建立起危机意识,而且开始积极调整。”张认为,尽管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巨大潜力,仍然给大众汽车在中国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市场总量的增长,大众汽车产品的销量也会增长。特别是两个合资企业已经开发了更适合中国、甚至适合亚洲和周边国家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大家将看到很多由我们的两个合资企业主导开发的产品走向这些市场。这不仅会对中国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发展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同样也给了我很多机会,我会在大众汽车集团长期效力。”张说,在他直接负责的人力资源领域已从2006年起启动了一个“中国人才发展计划”,目的是在两三年内通过培养一批本土化的管理人才,提高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竞争的“软实力”。“我希望和这支队伍一起,把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带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 盛颖霞)

上一页  [1] [2] 

 

关注度:
摘自:不详

 

乘车示意图 | 申请入会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中科瀚林信息研究院-教育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03 - 2011 Edu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连接:中国招生代理网 招生代理 自考包过 在职研究生 台湾留学 台湾留学中介 百科网 北京大学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