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分站运营  |  研究生  |  高考项目  |  学历教育 海外留学  |  其他业务  |  客户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中教信网 >> 出国留学 >> 海外生活 >> 新闻正文


海归变海待 留学还值不值?透视自费留学热

2007-10-8 18:56:20

看透了,其实双方只是为了排解留学期间彼此心灵上的孤独与苦闷。 

  有专家分析认为,同居双方一旦感情出现危机,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学习上的压力,那些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压力都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可估量的创伤,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爱的混乱”,由于错乱而导致的自杀、情杀等社会案件在中国留学生当中曾有发生。 

  在中国自费留学生群体中,有一些人热衷穿名牌、住豪宅、开宝马、进赌场,他们大多是富人子弟和官员子女。这些留学生并不在意自己能否拿到学位,一天到晚只是随心所欲地花钱,在美国买房都是现金,出手阔绰能“吓坏”美国人;在英国,一些来自北京和东北等地的“阔少”,一双鞋、一只包都是几百英镑(1英铭约合14元人民币)他们有自己的私家车,能买得起宝马的也不乏其人;在加拿大,“阔少”的年龄主要在18至25岁之间。出手最阔绰的留学生不一定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是一般容易被人们与贫困联系在一起的中小城市,甚至是小县城。山西、贵州、内蒙古、河南等地的富家留学生,常常令人瞠目结舌,吃高档穿名牌开奔驰驾宝马。有一个中国女留学生开着奔驰车去餐馆应聘服务员,“吓坏”了餐馆老板。老板问她:“小姐,你是来吃饭的吧,看你这跑车也不像是做服务员的样儿啊!”该同学坚持要做服务员,但老板最终还是没敢雇用她。 

  更有阔绰的留学生在找不到更好的消费方式后,便出入各大赌场。多伦多赌场和拉斯维加斯赌场都有中国留学生出入。 

  近几年来,留学生安全案件时有发生,许多留学生的父母经常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车祸、绑架、抢劫……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留学生家长的心。每一次意外事件,都引起中国驻外使馆、留学专家、中介机构等各个领域不断的关注和思索。 

  需要冷思考

  一名自费留学生按年均消费8万元算,中国家庭送子女出国留学一年的费用达320亿元人民币。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法国等国家的一些大学和大批私人学校,看准了中国人的出国留学热这块经济大蛋糕,通过各种中介纷纷向中国的“投资者”抛来了绣球。这类学校考试入学门槛很低,只要有钱就行。 

  比资金流失更令人扼腕的当是成批量人才资源的流失。难怪大学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流的学生去了美国,二流的学生去了国内的外企,三流的学生在本国难以找到工作。 

  高精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使中国的先期人才培养费付之东流,而且消弱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的实力,提升了竞争对手的人才优势。 

  至于出国是否就是成功的捷径,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就是留在国内好,在国外反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那种不惜到国外刷盘子而放弃国内事业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找准位置的出国留学学习,确实能够对今后的工作、前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老一辈人走出国门,为的是求学、求路、求真理,从他们成功的先例中可以找到启发。来点冷思考,有助于走上正确、理性的人生道路。否则,得不偿失,落个“这辈子能把留学投入的钱,赚回来就满足了”这种地步,到底是谁的悲哀? 

  报载:重庆市有个优秀的中学生被父母送到德国留学8年,花费百万元,挣了个硕士学位,可这个学生回国就业后月薪只有1500元,恼怒之下把母亲暴打一顿,还将母亲赶出了家门。 

  眼下,有不少家庭,但凡有些钱,父母便会竭尽全力将子女送出国门。希望子女留学成龙成凤,将来在国外挣洋钱,即便海归也可挣大钱,最好是移居国外。然而,从良好的愿望开始,到头来展现的事实,常常不免事与愿违。 (郭丽坤 金言文)

  原载:《蓝盾》2007年第6期

 

 

 

 

(责任编辑 盛颖霞)

上一页  [1] [2] 

 

关注度:
摘自:不详

 

乘车示意图 | 申请入会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中科瀚林信息研究院-教育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03 - 2011 Edu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连接:中国招生代理网 招生代理 自考包过 在职研究生 台湾留学 台湾留学中介 百科网 北京大学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