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夫妇倾情助学 立遗嘱财产全部捐出
2007-10-8 18:50:59


高帆 文/图
结识河南导游 多年助学夙愿终成现实
陈楚雄祖籍湖北,1952年出生于台湾,1982年留学美国,之后与罗美銮结婚,并双双取得美国国籍。如今,陈楚雄是工程师,罗美銮是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会计师。两人的生活富足而安乐,由于膝下无子,便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2004年6月,陈楚雄夫妇在河南籍导游朱富举陪同下,游览了中国各地。一路上,教师出身的朱富举向陈楚雄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有很多孩子因贫困而被迫辍学。临分手时,陈楚雄表达了想捐资建校和资助贫困生读书的愿望。回到美国后,夫妻俩立即给朱富举寄来了6800美元。朱富举深入到河南的10多个贫困学校实地考察,在征得陈楚雄夫妇同意后,最终选择在条件最为艰苦的淅川县荆紫关镇金家沟村建校。
金家沟村村民闻讯喜出望外,选场地挖地基,运沙运砖运水泥,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自7月22日破土至9月3日竣工,8间校舍建成了。这所学校被命名为“楚雄爱心小学”。
当年9月5日,朱富举把建校录像带寄往美国。陈楚雄夫妇边看边流泪,看着山里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俩感到十分欣慰。陈楚雄在电话中告诉朱富举:“想为中国做事想了几十年了,是你帮我实现了愿望,我太感动了!”
亲朋好友伸援手 爱心助学基金聚涓成流
这次捐助的成功,使陈楚雄夫妇想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走进课堂,可仅靠二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陈楚雄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成立基金会,吸引更多人来捐款,以帮助中国的教育事业。
2004年底,陈楚雄夫妇发起的基金会总部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成立。2005年9月15日,爱心助学基金会正式获美国国税局核准,成立后的基金会董事会有成员8名,陈楚雄任董事长,朱富举被任命为驻中国代表,全权处理在国内的一切事务。
2005年11月,陈楚雄又建起了基金会中、英文网站。笔者在该网站看到:基金会的宗旨是“给他鱼不如教他如何捕鱼,惟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一生。”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中国贫穷偏远地区提供资金修建校舍,支助贫困儿童就学。”
为了扩大基金会的影响,陈楚雄夫妇发动周边的亲戚、朋友帮忙。原本不喜欢抛头露面的陈楚雄还“高调”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因为他想吸引更多的人捐款助学。
事实证明陈楚雄这一招还真有用,不仅在他们居住的洛杉矶有许多人捐款,连美国中部、西部各州都有华侨华人来捐款。
罗美銮的同事宋复是第一个向基金会捐款的人。当她听到罗美銮在河南建学校的消息后,立即捐出500美元。此后,她又陆续捐出省吃俭用攒下的1500美元。今年初,宋复患直肠癌晚期,临终前,她把自己惟一的房子卖掉,并将5000美元卖房款捐给了基金会。
毛锦生女士原是护士,现虽染疾偏瘫在床,但一次就捐出11万元人民币,为淅川县荆紫关镇二中建起了教学楼,还为该校学生订做了100套桌椅。
一位王姓华侨已77岁高龄,他看到报纸后情绪激动地电话告知陈楚雄:“明天就找律师来改立遗嘱,要把财产的一部分捐给基金会,用以支援祖国的教育事业。”
今年9月,华侨刘玉珍到大陆旅游时,听朱富举介绍了基金会的情况。回美第二天,刘玉珍即给基金会寄来了8000美元的支票。她表示,明年准备在大陆独立捐资建一所学校。
省吃俭用 为人帮佣筹捐款
基金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陈楚雄夫妇的生活:
为了省钱,他们辞掉了钟点工,自己动手做饭,自带工作餐去上班;
为了省钱,酷爱旅游的他们取消了所有的旅游计划,自2004年回美后至今未外出旅游;
为了省钱,罗美銮鼓励丈夫加班加点挣钱,多为孩子们做贡献。陈楚雄原打算60岁退休,最近又把退休年龄往后推迟了10年。
改变的不仅是两人的生活,还有性格。一次,一位千万富翁提出要捐款,当陈楚雄夫妇赶到他家的时候,该富翁要求两人为其整理家务。要是从前,陈楚雄肯定拂袖而去,但这一次他忍住了。夫妻俩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帮那位富翁擦地板、修马桶、洗汽车。“为了孩子们,我们做牛做马都愿意。”陈楚雄说。
重立遗嘱 身后财产全部捐出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起筹款过程中的艰辛,陈楚雄一语带过,但讲起通过努力又收到多少捐款,却是眉飞色舞。因为在他看来,这钱就是孩子们上学后的一张张笑脸。“每每想着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读书声,睡梦中我都会笑出声来。”陈楚雄说。
此次陈楚雄和夫人罗美銮到河南,除了与资助的100余名学生会面座谈外,还风尘仆仆地先后赶赴桐柏、南召、社旗、淅川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察看了20余所待建学校。
这些天来,陈楚雄白天看学校,晚上和妻子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