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分站运营  |  研究生  |  高考项目  |  学历教育 海外留学  |  其他业务  |  客户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 中教信网 >> 出国留学 >> 海外生活 >> 新闻正文


探亲老人惹来热议 “留洋”老人应入乡随俗

2007-10-8 18:46:04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前些日子,读了《探亲老人海外遭遇亲情挑战》这篇文章,心潮起伏,检视自己的感情历程,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与大家磋商。

    我是一个较早就出国探亲的母亲。大概在1989年,因女儿在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又面临外孙快要降生,也有女儿女婿的一片孝心,要我出来。就这样,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北美。

    从1989年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和先生一起数次往来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也和很多的老年朋友有着相同的感情经历,既享受着天伦之乐,也有某些感慨和无奈;有想为子女们多出点力尽点心的愿望,又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更多的还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年龄的代沟等,与儿女之间出现了某些矛盾和不协调。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就要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来处理问题了。

    首先,作为父母,就要绝对信任子女,体谅他们的孝心。以我为例,第一次来加时为了帮助带孙子,以为孙子长大了,已经不需要我们了,可女儿女婿又多次把我和先生接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享受加国的舒适生活,让我们更多地在加国游玩,这是儿女们的孝心。老人们和子女们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协调和产生矛盾之处,老人们要以宽容的心态,不要一不满意就生气,把子女们的所有好处都给否定了。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子女们如无孝心,干嘛还把我们给接过去呢?

    第二,老人们应该站在子女的角度,多为他们想一想,尽量去理解他们。作为父母,都知道他们出国留学、成家立业,是很不容易的,打拼到现在,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接父母出来,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生活中的某些不如意是正常的,我们就不要计较,以平和之心多体谅子女们一些为好。

    第三,老人们要转变观念来适应西方文化的环境。子女们既然在西方国家里生活了多年,难免会受这些文化的影响。例如,西方人对儿童的教育不一样,什么“不打不成材”之类的在西方是行不通的,相反如打骂孩子是犯法的。为此,老人们大可不必为了东西方的观念不同而自寻烦恼,要入乡随俗为好。

    第四,要为子女们松松绑,尽量为他们减轻负担和累赘,不要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包袱。见到他们能有所成就,这就是对父母们最大的安慰和孝心了。我们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和子女吵架,这样会给他们无形中造成很大的压力。今年8月21日凌晨,有着双博士学位的华裔蒋国兵从多伦多的高速立交桥上跳下当场死亡,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蒋国兵的自杀死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压力太大是一个重要因素吧!所以我们要缓和心态,转变观念,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他们能有今天,我们也应该感到知足了。

    反过来,子女们也要多体谅父母们,你们能走到今天,主要是你们自身努力拼搏的结果,但总少不了父母们的帮助和支持。“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父母不是绝对一个样,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绝对一样的。

    Zhu Lushan

    2006年9月5日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 高伟山)

 

关注度:
摘自:不详

 

乘车示意图 | 申请入会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中科瀚林信息研究院-教育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03 - 2011 Edu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连接:中国招生代理网 招生代理 自考包过 在职研究生 台湾留学 台湾留学中介 百科网 北京大学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