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高考前被送出国 孤独使他们同居(图)
2007-10-8 17:54:36

生活费外加其他开销近200万元。
父母生活富足送孩子出国锻炼
郎姝的父亲是本市一家房产公司的老板,母亲在一家留学咨询公司工作。从小郎姝的父亲忙于生意,很少过问她的生活和学习,郎姝的一切都是由母亲包办的,让郎姝出国也是母亲的意愿。郎姝的母亲告诉记者:“平时来我们公司咨询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挺多的,从我们手里办出去的孩子就不少。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差,所以我挺想让孩子早点出国留学去锻炼锻炼,她的父亲对此也没意见。本以为她出去会好好念书,将来学成拿一个外国文凭回来,但没想到出去的第一年,她就交了外国男朋友,离家那么远,我们也管不了她。她平时不给我们打电话,只有缺钱的时候才给我打电话,家里的网络视频一直都闲着,她去国外两年,我只在网上见过她三回。”
半年花光7万美元女孩不以为然
记者辗转在网上见到了郎姝,没想到一进入视频,就看到郎姝的身边坐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孩儿,通过音频,记者依稀听到郎姝与外国男孩儿的交流语言是很亲昵的。郎姝告诉记者,她没有太多时间,一会儿就要和朋友去K房里唱歌,旁边那位是她的男朋友。通过与郎姝聊天,记者了解到,郎姝初到美国时因语言不通,没有什么朋友。后来,她在一位来自中国深圳的学长的带领下,逐渐出现在学校的网吧、歌厅里,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大眼睛、高鼻子、一头自然卷发的郎姝是朋友圈里公认的大美女。为了这个称号,她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去打扮自己。她喜欢化浓妆,喜欢把自己打扮得酷酷的。虽然郎姝才18岁,但身边不乏追求者,她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这些,郎姝还是朋友圈里最有钱的人。出国前,郎姝的父母就给她兑换了足够她一年生活用的美金,但为了交友、为了上网、为了唱歌,郎姝不到半年就把7万美金花光了。记者问她怎么会花了这么多钱,郎姝不以为然地说:“SHOPPING、朋友聚餐、玩儿,哪一样不花钱?对了,我还在这边儿考了驾照,买了一辆丰田车,学校离我住的地方太远,有车就方便多了。在天津时,我爸就给我买了一辆酷派,还没来得及开,我妈就把我送到美国来上学了。那车带不过来,我当然得自己买一辆了。”
当记者问郎姝,为什么不经常跟家里联系时,她说:“没什么可联系的,一打电话聊天,我妈就叮嘱我好好吃饭,问钱够不够花,至于我在这边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她一概不问。日子长了,我也不想再给她打电话了。只有到没钱的时候才打。”
故事篇3:孤独中,走进同居时代
被访人物:周晓
留学国度:加拿大
采访方式:面对面
采访时间:2月11日
前不久,周晓从加拿大回国,到天大、南大看望了昔日中学时期的同窗好友。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家乡的高校,一切让她感到兴奋和新奇。国内高校的环境也这么好,她甚至想和妈妈提出回国上大学的想法。“天津的大学真好,我真的想回天津来念书!”
留学加拿大沟通受阻
2003年4月,只有16岁的周晓拿到了去加拿大上学的签证,听说周晓要出国上高中了,同学和老师们都纷纷前来祝贺,但拿到签证的周晓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说:“我的英语一塌糊涂,但居然因为这个,留学中介公司的人就鼓动我爸送我出国。一想到加拿大到处是讲英语的人,我就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恐惧。我爸自有一番道理,他说我年纪小、语言学习能力强,在全英语的环境里一定会逼着自己学,几年后就算别的没学会,至少能带一口流利的英语回家。没有办法,那时我太小,一切只能听家里的安排。怀揣着一丝恐惧一些好奇,我到了多伦多。没想到,一下飞机打车就成了问题。出租车司机先是一句英语我没听懂,大概看出来我是中国人了。司机竟然说了一句中国话,问我去哪儿?我把地址给他看,随后他说的话我还是不懂,就稀里糊涂地上了车。”
在国人中找个男友同居
到了多伦多上学的第二年,周晓就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杰西,由于语言不通,周晓一直拒绝与人交流,杰西是位帅气的中国男孩儿,比周晓早去加拿大两年,热情大方的杰西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周晓很大的帮助,两人也很快由朋友发展到恋人。没多久,两人就分别从学校的学生宿舍搬了出来,租房同住。周晓的理由是:“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每个初到国外的人都会有。因此很多中国人就自发地聚在一起,结果又形成一个中国人的小群落。但我不想出了国还窝在中国人的人堆里,总有意躲开那个群体。于是,还没有结交什么外国朋友的我,更加寂寞。寂寞的时候就会想有个人陪着你,杰西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我的生活的。”
“当时觉得我们其实也是有点跟风,真的是看到太多人住在一起了。因为真的太普遍了,我开始不习惯,因为之前我只谈过一次恋爱,就拉过手,什么都没有。看到我那些同学特快就走到一起,就检讨自己,以为是观点落后。”周晓说,男朋友在生活上很照顾自己,她也常常被感动。周晓对记者说:“你知道吗?当我受伤害的时候,我好歹还有个人陪一陪。至于经济方面,我决定同居时就考虑了经济因素。学校的住宿费也不便宜,而且条件不适合我们同住,搬出来租房子两人能分担,条件和价格各方面都比在学校或者自己租房子强。”
【感言同居】
跟风和孤独是同居根源
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