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打“飞的”去的全球十大餐馆
2007-10-8 17:50:10

从伦敦到悉尼,从上海到孟买,从布鲁塞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对于一个走过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人而言,什么最吸引他的全部感官?
美国《纽约时报》已故知名记者兼美食专栏作家R.W.阿普尔心中的答案是,饮食。
就在10月初因病去世前不久,这位美食爱好者还在为同道中人炮制最后一道“大餐”——一份全球“美食地图”,列举了美国之外10个国家的餐馆各一。
他在文章中说,这些餐厅并非全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餐厅,却凭借各自特色拥有“值得专程坐飞机前去一试”的吸引力。
第一类:精挑细选 原料上乘
法国大餐素来享有盛名,对原材料的精挑细做是原因之一。这也是Auberge du Cep餐厅入选阿普尔全球美食榜的关键理由。
Auberge du Cep餐厅面积不大,位置也不在高级餐馆扎堆的巴黎市区,而是“安身”于弗勒里地区盛产葡萄酒的博若莱,紧靠当地一个广场。餐厅主人尚塔尔·沙尼崇尚简单、自然的烹调理念,5年前就把龙虾和块菌从菜单中删除。她甚至拒绝了众多餐厅梦寐以求的“米其林两星级饭馆”的荣誉,只为坚持“简简单单做美食”的个人原则。
在沙尼的餐馆,青蛙腿必须绝对新鲜,从未经过冷藏,先用草药浸泡,然后用油烹炸,才算完美;汤都用菜园种植的绿色蔬菜做成;烤野鸭的原料必须来自当地河里;牛肉也须是出自夏洛莱地区的上乘材料。
阿普尔在文章中写道,尽管菜式简单——不过是小羊排、红酒煮鸡蛋、生蜗牛一类,但都蕴藏着爱心和手艺,连“盘里的蜗牛都在快乐地吐着泡泡”,值得大多数来法国旅游的人前去品尝。
和沙尼一样,意大利的阿方索·亚卡里诺也坚持选料一定要新鲜又天然。阿方索的餐厅Don Alfonso 1890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索伦托半岛。他有一个菜园,正对着风景如画的卡普里岛,日照充足。园子里种植着香草、柠檬、桃、洋蓟和茄子,当然还有品种优良的西红柿和橄榄,用来制作餐桌上的各种美味。
阿方索餐厅的墙上满是可爱的彩色蜡笔画,置身丰富色彩中的顾客能享用到丰富的意大利美食:意式水饺配羊奶乳酪,野生墨角兰,西红柿配紫苏,嫩牛肉卷葡萄干、松子和欧芹等。
英国伦敦老牌的威尔顿餐厅(Wilton's)也以精心选材而闻名。餐厅“自1742年以来,始终以最棒的生蚝、鱼和野味著称”。
顾客可以从半打牡蛎开始进食。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快顾客就知道什么叫“物有所值”:牡蛎个个身宽13厘米,浅米色,产自英格兰埃塞克斯海边的西默西岛。由于那里海底地势较高,人们必须乘坐划桨的小船才能进入采蚝,所以不用担心这片海域受到石油或汽油污染。
此外,在这里,多佛尔比目鱼是美食鉴赏家的经典选择:用融化的黄油涂抹鱼身,撒上盐和胡椒粉,在烧烤架上迅速来回翻烤,等到鱼身上烙下烤架的格子印,再放进烘烤器中加热12至15分钟。上等的鱼排就此诞生。
第二类:名厨名菜 口感完美
名厨开店,自然更具吸引力。
瑞典Sjomagasinet餐厅位于歌德堡的一个码头区,店主兼大厨莱夫·曼纳斯特伦是瑞典国内最著名的厨师之一,他的形象还被印制在邮票上,全国发行。
瑞典盛产各种海产,包括比目鱼、鳕鱼、欧鲽鱼、扇贝等。曼纳斯特伦的拿手好菜则是鲱鱼。每年圣诞节期间,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会有超过1万名顾客奔赴这家餐厅,享受名厨烹制的美味鲱鱼。
在中国上海的外滩,法国烹饪大师让-乔治·冯热里什唐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Jean-Georges。阿普尔和妻子去年在这里享受了“近乎完美无缺”的一餐。在阿普尔眼里,这里的菜品充分体现了东西结合、完美搭配的特色:先是一道日本牡蛎配法式香槟果冻,然后是金枪鱼刺身蘸泰国辣椒酱,接下来是切成小方块的生石首鱼,搭上台湾的芒果和柠檬。这样的诱惑无法抵挡,甜酸苦辣、红橙黄绿,同时带来味觉和视觉上的新鲜体验。
在澳大利亚悉尼名厨中,阿普尔最青睐的是现年36岁的“神童名厨”邝凯莉(Kylie Kwong)。她的餐厅“比利·邝”(Billy Kwong)自然成了阿普尔的心仪之地。
邝凯莉是华裔澳大利亚人。她的外祖母和母亲很会做菜,凯莉自小就耳濡目染,学到不少厨艺,有“神童”之美誉。在凯莉的餐馆,除了美味佳肴,她灿烂的笑容和黑框眼镜同样也是店内招牌,在澳大利亚人尽皆知。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