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十大拒签原因 材料切勿弄虚作假
2007-10-8 21:59:13

加拿大留学签证的“门槛”
留学北美,学位含金量最高。尤其是去加拿大读大学本科,不仅性价比优异、环境安全祥和,而且无论是读研、读本或读大专,毕业后都有宽松的实习工作和申请移民的机会。加拿大签证的“门槛”较高,但是与美国比,签证政策相对稳定和人性化。只要你对签证要求和审批程序获得了起码的了解,并且主要条件具备,就有理由对成功抱有基本的信心。
下面,我们对加拿大留学申请中常见的拒签原因作一次全面扫描。介绍的依据,既包括加拿大2002年6月开始实行的新《移民法》及我们所亲身了解的加拿大各大院校和使领馆近十几年来的审批实践,更重要的,还参考了包括本人在内的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加拿大留学网e-canada.cn”团队所直接受理和接触的大量实际案例。
拒签的十大原因
1.弄虚作假
严重指数★★★★★
在所有拒签原因当中,后果最严重、最应当防范的因弄虚作假而导致的拒签。其后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逆转的。
签证申请是法律程序。任何国家为维护其法律的严肃性,对法律程序中的弄虚作假行为都规定了严厉的制裁措施。加拿大的新移民法规定,被发现弄虚作假的申请人,可在拒签后两年内将其列为加拿大“不接受”的人,对其再递交的签证不予受理。对用虚假材料已进入加拿大的人员,一经发现,轻者可限期离境、遣送出境或拘留遣送,重者可处以高额罚款或有期徒刑,或两项并处。
实例说明一:一名刚回国的女生慕名找到了我们。她已在某私立预科学校学习了一年多,但最近被迫回国,原因是:她在《就学许可》延期申请中使用了虚假的成绩单。结果,不仅她的延期申请被拒绝,一年内不得再申请,而且还收到了移民局发来了限期离境通知,如果到期不离境,移民局将采取强制遣送措施。无奈,这个学生黯然回国。这种不该发生的事年年都有发生。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作假送签的申请人往往是本来具备获签条件,结果却弄巧成拙。究其心理,首先是对签证政策和审批程序不熟悉,其次是抱有侥幸心理,其三是受人误导蛊惑。
实例说明二:一名学生申请人父母,通过储蓄所熟人弄到了全套虚假的定期存单和银行证明,并混过了我们的尽职核查。然而使馆在向其上级分行核实中,发现了所有存单均不存在。结果被恶性拒签,被列为加拿大“不接受”的人。
还需提醒的是,对查实虚假材料的申请人,加拿大使馆除了将其列入“不接受”名单之外,还会与其它留学大国使馆交换名单。因此,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其它出路。
2.条件太差
严重指数★★★★
简单说,条件太差的申请就是本来根本不应该递交的申请。这样的申请,送了也是白送,等于浪费资源,还留下了一次完全无必要的拒签记录。
条件太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在不具条件,将来也难以具备条件。这种条件下的学生,应正视现实,考虑其它选择。实例说明一:在一次招生说明会上,遇到一位已45岁的杂志编辑,月收入2000元左右,初级英语水平(进行简单对话尚有困难),希望自费去加拿大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可以说,留学的可能性对他已不存在。假如其单位有条件公派他去作访问学者,似乎有些许可能。实例说明二:一位张家口的学生希望去加拿大读本科,通过熟人获得了加拿大某校的有条件录取,但是其父母靠养羊为生,全部积蓄仅是年初存进银行的10万元左右,而且无亲属能够提供资助。面对学生及其父母殷切的目光,我们只能友善但坦率地告诉他们条件不够,但如果确有愿望留学,可考虑申请对资金要求低一些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
另一种情况是暂时不具备条件,此时强行递送申请只会预速不达。过一段时间等条件改善了送交签证申请,则可能稳操胜券。实例说明三:一位中产工薪家庭的孩子申请去加拿大读本科。但是他父母因为刚购买了仅有的一套住房,存款所剩不多,无亲属资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给他的建议是:在国内继续学习,一年之后再申请,到那时存款已重新多起来,经济压力会变小,签证的把握也会大得多。
条件太差是相对的。绝对不够条件的情况虽然有,但更多见的是因为学习计划的设计和国外院校的选择不合理而造成的条件不符合。这个在后面的第5条、第6条,“择校欠妥”和“计划缺陷”中还会讲到。
3.材料不全
严重指数★★
尽管使馆对递交材料有比较明晰、具体的要求,难以置信的是,竟然很多申请明显材料不全。请注意:材料不全并不是条件不具备,而往往是在签证准备过程中的功课没做好、没做到位。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由于加拿大签证申请多数情况下都是“纸上谈兵”,很少面谈,所以签证官只能从书面上“认识”一位申请人。如果材料不全,意味着无法了解申请人的“全貌”,难下判断,拒签就毫不奇怪了。由材料不全导致的拒签是相当冤枉的:明明条件具备,却未充分反映,不仅耽搁了求学的时间,而且还给下次申请增加了难度。
所幸的是,一般性的材料不全尚有机会通过再次申请进行弥补。它造成的难度是那些原本条件平平、似够似不够的申请人,在拒签后重新申请时会在审理中会引起签证官格外的挑剔和敏感。
实例说明一:一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厚,父亲是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资产上千万。母亲在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月收入一般。该学生在第一次申请时,仅仅上报了父母亲的固定工资和母亲的几十万“私房钱”存款。由于该家庭还有一个孩子,在签证官看来,这些收入和存款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