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留学:识别国外“野鸡大学”常见四伎俩
2007-10-8 14:49:49

国外一些“野鸡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大摇大摆地进军中国,堂而皇之地在中国招生。所谓“野鸡大学”,指的是在没有得到国家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授予欺诈性的或毫无价值的学位的学校。据调查,由“野鸡大学”颁发的学位不在少数,尤其是MBA学位最吃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灾区。花了几十万,结果却换来了一张“假洋文凭”。
当心被忽悠
近年来,在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中,发生了多起被外国“野鸡大学”欺诈的事件,这给学生和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在一些网站、报刊、高校的宣传栏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广告:“××大学MBA、DBA工商管理学位班,打造中国金领阶层。课程设置与国际MBA接轨,教学模式与哈佛等名校同步……全部课程由清华、北大、人大及美国、新加坡知名教授组成,同时聘请国务院、中央党校、人事部知名人士联合主持专题讲座……”但比上述词语更能打动人心的,是这些学校“不出中国便能留洋拿学位”的宣传。
招生者并非中国本土高校,而是来自国外的大学。它们中大多来自美国,也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这些学校在广告中承诺:他们招收的中国学生,只要在国内修够一定的学分,就可获取“在国际上备受承认”的洋学位。
如果你相信在这样的大学就读后便能拿到真正的MBA文凭,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在中国大肆招生的美国高校中,充斥着大量无本土教学场地、无师资、无教学经验的“三无”学校,以及未经美国教育部认证机构认可的学校——业内人士称之为“野鸡大学”。
忽悠有四招
“野鸡大学”颁发假文凭、假学历有两种方式:一是向留学生收取昂贵学费,然后装模作样地给他们上点儿课后,就颁发各种学位;二是直接卖学位,留学生连学都不用上,就可以获得想要的学位。澳华留学咨询公司资深留学专家黎兵说,“野鸡大学”使用的障眼法主要有4种招数。
骗术一:主打大学名号
“野鸡大学”对取名字可谓煞费苦心。在中国招生的“野鸡大学”,不管大小,都叫大学,而且往往一听来头不小,比如“某某世纪大学”、“某某国家大学”等。
骗术二:强调国际认证
“野鸡大学”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颁发的学位是得到国际认证的”。在“野鸡大学”的网站上,通常会把文凭和认证文件放在醒目位置,以证明自己获得了所谓的“国际认证”。
骗术三:惯用网络障眼法
具备后缀为“edu”的网站是一个美国大学起码和最低标准的标识。而“野鸡大学”的网址结尾大多是“.com”或“.org”,不是“.edu”,学校工作人员用的电子邮箱通常也并不以“.edu”结尾,而是使用免费邮箱的地址。在美国要申请以edu为后缀的网站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基本条件:机构必须注册为大学而非其他商业机构;该大学的注册时间必须在一年以上。
骗术四:标榜学历可公证
很多“野鸡大学”都喜欢强调授予学生的学历可以获得公证,可以获得中国驻外大使馆的认证,甚至把这些文件放在网页上。事实上,中国驻美大使馆能够认证的只是这所学校从法律上有无注册,并不能够说明这所学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目前在美国能够进行MBA教育的机构有2000余家,其资质差别极大。
忽悠有帮手
“黑中介”也是令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重要因素。如何鉴别中介机构是否合法,黎兵提醒说,这要看中介是否拥有两个证件:一是注有留学中介服务字样的工商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营业执照,二是由教育部核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证书》。
防止被国外“野鸡大学”忽悠,最重要的是要看选择的院校或者中介推荐的院校,是不是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可以查到;看这家机构使用的是不是教育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推荐的示范文本协议;如果遭到拒签,中介机构是否承诺退费,并明确几日内退费。(作者 刘锡潼) 原载:《北京商报-成才周刊》
>>>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责任编辑 盛颖霞)
|